湖北省省会城市武汉正在通过实行开放政策和高科技离岸实践来寻找扩大其人才池。作为一个国家级创新实验区,武汉拥有80多所高校和世界上最多的大学生。依靠着占全中国近5%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中国光谷发展成为中国中部地区的科技中心。但是,武汉并不满足于现有的人才池,正在积极的从国外寻求科技工作者。
离岸人才计划正是武汉与另外两个国家级科技中心上海、深圳做的一个勇敢尝试。“离岸”这个概念是借鉴于金融圈,在金融圈,资产或企业很多是位于离岸金融中心的。但是在武汉最新的离岸政策下,位居海外的专家也可以为中国国内的生产发展提供先进科技和研究。“离岸人才池的基本概念就是将学术研究者的成果应用实践,但却并不需要他们本人放弃在国外的工作回国。”中国科协(武汉)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中心总经理李焱阳说,“主要目的是在武汉孵化科技和科学成果,并为那些在生物医药、信息技术以及智能制造领域的正在起步的中小型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介绍,光谷为了与海外专家保持联系已经在欧洲和美国的很多地方设立了办公室,在伦敦等城市设立孵化创新中心。光谷也鼓励本地的企业去海外实地考察学习外国同行。
然而仅仅引进高科技成果是远远不够的。武汉有更高的目标,那就是吸引海外华人专家回国并将他们留在武汉。中国光谷为此做出的重要努力之一就是推出“3551人才计划”。为了在世界范围内的人才竞争中取胜,光谷为年轻的创业创新者提供了超过2000万美元的资金。开放弹性的政策鼓励人才引进,像是房租折扣、对于杰出成果数百万元的奖励,以及对新成立的公司发放每月补助。由光谷组织的各种峰会和学术专题讨论会不但为对接人才提供机会,而且也会提供各种的法律和财务指导。
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发现,专家们不仅仅是在寻找一份工作,同时也在寻找一个舒适有活力的生活环境。光谷的生活区已经具备了非常方便的基础设施,有国际购物中心、可以举办各类会议的知名酒店、医院、诊所和运动中心。
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阎忠宁一直孜孜不倦的为将东湖高新区打造成为一个理想的居住地而努力。“我们不应该仅仅只考虑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应该建设一个更好的居住环境,,更加洁净的水源,更少污染的空气,打造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我们需要关注居民的感受。“很多年来我们只注重经济的发展,是时候改变了,关注运动、文化和其它为居住在光谷的人提供更好服务的设施。”阎忠宁说。
自从光谷推出“3551人才计划”后,已经吸引了超过8000名博士和40000名硕士在光谷工作,以及超过3000个国内外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通过这些新人才的帮助,许多光谷的公司和创业者对开拓海外市场充满了野心。例如,人福医药集团在美国已经花了5.5亿美元用于收购,阳光凯迪新能源集团今年为加拿大的一个项目注资了15万美元。总共有74家光谷企业投资了海外项目,并且其中9家已经在海外上市。
“即使与上海和深圳对比,我都有信心说武汉在政策和金融支持上都做得很好。”李焱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