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果展示
有机废弃物梯级处理与协同产能技术

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项目简介: 该项目以自主研发的专利设备——新型高效混流-升流一体化两相厌氧产气装置为基础,通过产酸相混流CSTR区与产甲烷相升流UASB区的优化耦联与优化的工艺运行策略,实现了以秸秆废弃物、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为底物的系统稳定产气运行,具有节约占地与能量、底物利用率高、产气速度快等突出优点。基于该项目已获得黑龙江省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十余项,撰写专著2部。技术特点:(1) 针对典型有机废弃物的结构与组成复杂性,发明了多型两相厌氧降解与产能装置,对其内部的产氢产酸区与产甲烷区进行了分置偶联

具体了解该成果信息,请致电:0451-82519625

项目简介: 该项目以自主研发的专利设备——新型高效混流-升流一体化两相厌氧产气装置为基础,通过产酸相混流CSTR区与产甲烷相升流UASB区的优化耦联与优化的工艺运行策略,实现了以秸秆废弃物、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为底物的系统稳定产气运行,具有节约占地与能量、底物利用率高、产气速度快等突出优点。基于该项目已获得黑龙江省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十余项,撰写专著2部。技术特点:(1) 针对典型有机废弃物的结构与组成复杂性,发明了多型两相厌氧降解与产能装置,对其内部的产氢产酸区与产甲烷区进行了分置偶联与整体集成设计,在高效利用有机废弃物过程中能够稳定同步产氢产甲烷。系统运行负荷(≥ 7 kg-COD/m3?d)与单位容积产气量(≥ 5 m3/m3?d)显著高于传统两相厌氧工艺系统。(2) 针对典型有机废弃物发酵残液的难降解特性,发明了与前端厌氧装置高效偶联的多型好氧膜生物处理装置,通过工艺设计与运行模式的针对性技术改造,实现了膜分离与微生物处理有机结合,对多类有机废弃物发酵残液均达到良好处理效果,COD去除率均超过90%(传统好氧单元约70%),出水实现有机物完全降解。(3) 针对秸秆类废弃物、厨余垃圾等典型废弃物的不同降解产能特性,发明了处理模块偶联设计方法、一体化工艺适配技术与系统运行调控方法,同时对附属系统与支持技术进行了重要创新,实现了多类典型废弃物降解产能过程的高效稳定。投入与经济效益:本项目发明的有机废弃物一体化梯级生物处理与协同产能技术实现了各种有机废弃物降解与产能过程的协调统一,通过利用废弃物产生能源物质达到废物利用,节能降耗的综合效果,符合国家的基本发展战略。该技术的应用克服了有机废弃物的处理处置难题,运行过程高效、稳定、节能、集成,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及推广前景,进一步促进以廉价废弃物为原料的生物质能源的产业化应用。可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支撑与保障: 该项目的研发团队是一支高素质,年轻化,创新能力强、精诚协作的研究团队。目前共有研究成员1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7人,讲师3人,博士化率83.3%。研究成员具有有机废弃物处理与产能领域的长期研究经验与研究基础。通过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已在该方向上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