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果展示
海底油气输送管道腐蚀监测

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项目简介: 现有的陆上管道外腐蚀检测技术并不能完全适用于复杂的海洋环境;过分依靠检测人员经验的检测技术也影响了海底管道腐蚀检测的成本;由于管道一般深埋在海泥中,信号采集探头无法与管道表面相接触,管道表面的电位难以一一测量,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开挖以及由此造成的巨额费用,应尽量采用不接触式测量技术;检测装置结构的复杂和体积的庞大亦不利于携带,应尽量避免外加电场或外加磁场;为及时发现腐蚀破损点,保证管线的运输安全,检测系统应具有实时性,在检测到腐蚀破损点时进行报警提示。因此,研制一种适用于海洋环境的不接触式的管

具体了解该成果信息,请致电:0451-82519625

项目简介: 现有的陆上管道外腐蚀检测技术并不能完全适用于复杂的海洋环境;过分依靠检测人员经验的检测技术也影响了海底管道腐蚀检测的成本;由于管道一般深埋在海泥中,信号采集探头无法与管道表面相接触,管道表面的电位难以一一测量,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开挖以及由此造成的巨额费用,应尽量采用不接触式测量技术;检测装置结构的复杂和体积的庞大亦不利于携带,应尽量避免外加电场或外加磁场;为及时发现腐蚀破损点,保证管线的运输安全,检测系统应具有实时性,在检测到腐蚀破损点时进行报警提示。因此,研制一种适用于海洋环境的不接触式的管道外腐蚀检测系统将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技术特点:1. 工作时间长,可达数小时连续不拆装工作时间;2. 微弱信号采集,可检测到几毫伏的电化学信号;3. A/D转换精度至少12bit;4. 水上水下数据远距离、无差错可靠传输;5. 在不接触管道的情况下,可以实现腐蚀点的检测与报警。投入与经济效益: 2006年,美国阿拉斯加北坡普拉德霍湾油田的一条原油输送管道由于腐蚀而造成泄漏,在污染海洋环境的同时,也给国际市场的原油价格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2013年,我国黄岛输油管道由于在与排水暗渠交汇处发生腐蚀而引起爆燃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惨重,直接经济损失也达上亿元。由此可见,油气管道运输安全问题形势十分严峻,由诸多因素造成的管道腐蚀不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破坏水土资源,还对人民的安全构成威胁。因此,该技术对预防此类经济损失有重大意义。支撑与保障(技术团队、实施案例及其他): 哈尔滨工程大学国强科研团队具有丰富的项目研发经验,多次为国内的重要研究院所提供过有力的技术支持;能够按时保质完成项目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