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库
雷立旭

领域:新材料产业 学校:东南大学职称:教授




   
...

具体了解该专家信息,请致电:027-87555799 邮箱 haizhi@uipplus.com

教育背景

工作经历

项目课题经历

论文、成果、著作等


本课题组主要研究(1)能量的转化、储存和应用技术,以及(2)电池的循环生产技术。

1   能量的转换、储存和应用技术

1.1   电解水制氢

研究意义和内容:电解水制氢是一种可以方便而且大规模使用的电能消纳技术。过程消耗水,产生氢气和氧气,因此是未来能直接用作太阳能储存技术,也是氢能源技术的重要支撑技术,因此非常重要。目前可工业化应用的技术有普通碱性电解槽和PEM电解槽两种。前者的问题主要是时空产能较小;后者则设备非常昂贵,一次投入成本较高。两种技术都还存在能耗较高的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

本项目研究将碱性电解槽和PEM电解槽优点合二为一的技术,即碱性水凝胶离子导体隔膜制氢技术。

主要成果:如下专利描述了碱性水凝胶离子导体隔膜制氢技术。研究正在加紧进行中。

1.1-1   碱性水凝胶离子导体隔膜制氢装置示意图


代表性论文、专利申请:

1  雷立旭,一种胶体电解质膜以及电解水装置中国发明专利,ZL 2017 10001524.6申请日:2017.01.03,授权公告日:2018.09.07

1.2   CO2的电化学还原过程与太阳能收获

研究意义和内容通过光伏效应产生电,然后利用电化学方法大规模还原CO2产生有用的有机物和氧气是一种人工光合过程。该过程既能减少CO2排放,又能产生氧气和能源材料/化工原料,还能用作太阳能收获与储存技术。研究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未来的能源生产和供应极其重要。

本项目主要研究CO2电化学还原制甲酸或草酸的过程。

主要成果在下述论文1中,我们报道了无水乙腈中,在不锈钢电极上还原CO2为草酸盐的实验观察;论文2报道了KHCO3水溶液中Sn电极上CO2还原为甲酸盐的研究,该反应的法拉第效率与产物甲酸的浓度有关,在甲酸浓度低于0.01 mol/L时,法拉第效率可以达到91%以上;论文3研究了论文2发现的法拉第效率与产物甲酸的浓度有关的现象,提出并使用了Nafion膜包覆的Pt阳极。结果发现,它可以使允许的甲酸浓度提高到0.12 mol/L,而反应的法拉第效率可以达到61.3%以上。该研究说明,阳极副反应对CO2电化学还原影响很大,因此也导致了专利5

为了提高过程的时空产能,我们设计了一种新的电化学反应器——“仿生电化学池(专利6)。该反应器可以使电解液单向流动,从而加速电极间物质的迁移,同时采用气体扩散电极来帮助CO2快速到达电极,O2尽快离开电极的目的,从而提高过程的时空产能(论文4)。

1.2-1   仿生电化学池示意图(左)和电解液流速对电流密度的影响(右)


1.2-2   不同电解槽设置中,(a)电流密度;(b)法拉第效率和时空产率与电极电势的关系


为了解决CO2获得的问题,我们利用电解水装置中阴阳两极pH不同的现象,设计了CO2捕集装置(专利78),让阴极区吸收CO2,阳极区释放CO2。该装置也可用于密闭空间中CO2的脱除。

1.2-3   CO2捕集和提纯装置的示意图(左)及发明专利中相应的描述

代表性论文、专利申请:

1.Weixin Lv, Rui Zhang, Pengran Gao, Chunxia Gong, Lixu Lei,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carbondioxide on stainless still electrode in acetonitrile”,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807-809, 1322-1325 (2013)

2.Weixin Lv, Rui Zhang, Pengran Gao, Lixu Lei, “Studies on the faradaicefficiency for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carbon dioxide to formate on tinelectrode”,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253, 276-281 (2014) http://dx.doi.org/10.1016/j.jpowsour.2013.12.063

3.Rui Zhang, Weixin Lv, Guanghua Li, Mohammed AdnanMezaal, Xiaojing Li, Lixu Lei,“Retarding of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of formate on the platinum anode by acoat of Nafion membrane” , Journal ofPower Sources, 272, 303-310 (2014)http://dx.doi.org/10.1016/j.jpowsour.2014.08.086

4.Fajun Li, Zhenzhen Fan, Jian Tai, Huimin Wei,Yanqing Zhou and LixuLei, “Promoting the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Carbon Dioxide by a specially designed BiomimeticElectrochemical Cell”,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57, 12307−12313(2018)http://dx.doi.org/10.1021/acs.iecr.8b02031

5.雷立旭,吕伟欣,张瑞,降低甲酸在电极上被氧化的阳极及其制备方法中国发明专利,ZL201410315897.7申请日:2014.07.03授权公告日:2017.02.01

6.雷立旭,张瑞,李光华,仿生电化学池中国发明专利, ZL201510098884.3申请日:2015.03.05权公告日:2017.03.01

7.雷立旭,李发骏,赵肖媛,侯培杰,卢莹炜,用于二氧化碳分离和提纯的装置中国发明专利,ZL201610029438.1申请日:2016.01.15权公告日:2018.08.21

8.雷立旭,赵肖媛,李发骏,冯子杰,郝金祎,一种用于二氧化碳捕集和提纯的装置及方法中国发明专利,ZL201611055264.2申请日:2016.11.25权公告日:2019.02.01




1.3   高性能铅酸电池电极材料

研究意义和内容:铅酸电池是二次电池中最古老的工业化可充电电池(二次电池),它曾经是第一辆具有汽车外形的车辆的能源,也是目前产值占所有电池产值一半以上的电池。铅酸电池价廉物美,在国民经济活动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其活性物质的利用率仍然很低,是目前市场上能量密度最低的二次电池。因此,通过提高其活性物质的利用率,提高铅酸电池的能量密度极有意义,也就当然地成为了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主要成果专利、著作版权等

声明:本站专家信息来源于各高校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