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背景
1993年9月—1997年6月,学士,四川农业大学土壤及植物营养专业。
2002年9月—2005年6月,四川农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2006年9月—2011年6月,四川农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7年7月—2002年4月,公务员,四川泸县。
2002年5月—2003年1月,教务员,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2003年2月—至今,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任教。
项目课题经历
用gusA基因标记法筛选四川高效大豆根瘤菌,四川省教育厅,2010.01-2012.12,主持
四川高效大豆根瘤菌匹配性及分类地位研究,四川省科技厅支撑计划项目,2012.1-2013.12结题,主持
紫云英根瘤菌剂的生产,宜宾市翠屏区农牧局,2010.08-2010.12,主持
雅安名山区茶叶样品检测与技术服务,雅安名山县农业局,2012.1-2014.12,主持
沐川农业局茶叶样品分析,事业单位委托项目(宜宾市翠屏区(沐川县农牧局),2012.1-2014.12,主持
川西高原黄芪内生放线菌的资源研究,四川省科技厅,2009.01-2011.12,主研
川西高原黄芪根瘤菌的多样性与系统发育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0.01-2012.12,主研
四川若尔盖草原湿地嗜冷菌的多样性研究,四川省教育厅,2009.01-2011.12,主研
金沙江干热河谷豆科树根瘤菌的多样性和系统发育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5.01-2008.12,主研
论文、成果、著作等
Diversity and phylogeny of rhizobia associated withDesmodiumspp. in Panxi, Sichuan, China. Systematic and Applied Microbiology, 2016, 39(1): 33-40 第一作者 (SCI 3.691)
Genetic diversity and symbiotic efficiency of nodulating rhizobia isolated from root nodules of faba bean in one field.PloS One,2016, 11(12):e0167804通讯作者 (SCI 3.234)
Rational Phosphorus Application Facilitates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Wheat/Maize/ Soybean Relay Strip Intercropping System. Plos One, 2015, 10(11): e0141725通讯作者 (SCI 3.234)
Symbiotic matching, taxonomic position and field assessment of symbiotically efficient rhizobiaisolated from soybean root nodulesin Sichuan, China.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2015,51(6):707-718 通讯作者(SCI IF 3.398)
Symbiotic effectiveness and phylogeny of rhizobia isolated from faba bean (Vicia fabaL.) in Sichuan hilly areas, China.Systematic and Applied Microbiology, 2015,38(7): 515-523.第一作者 (SCI 3.691)
Symbioticefficiencyandphylogeny of therhizobia isolated fromLeucaenaleucocephalainarid-hot rivervalleyareain Panxi, Sichuan, China.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13, 97(2):783–793 第一作者(SCI 3.811)
Polyphasic characterization ofrhizobia isolated fromLeucaenaleucocephalafromPanxi, China.World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Biotechnology, 2013, 29(12): 2303-2015.第一作者(SCI1.353)
大豆根瘤菌SCAUs8的接种效果、促生性及系统发育研究. 微生物学通报,2016,43(8): 1708-1714通讯作者
不同覆盖栽培方式下四川盆地西缘玉米地土壤水温效应研究.土壤, 2015,47(3):1-9.通讯作者
凉山州新银合欢根瘤菌的共生有效性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微生物学报, 2014, 54(5): 498-598.第一作者
攀枝花新银合欢根瘤菌遗传多样性.微生物学通报, 2014,41(6):1132−1141. 第一作者
川中丘陵地区大豆根瘤菌遗传多样性与系统发育关系. 微生物学报, 2014, 54(6): 616-623. 通讯作者
施磷对麦/玉/豆套作体系氮素利用效率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2014,28(3):191-196, 208.通讯作者
不同施氮对饲草玉米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草业学报,2014, 23(3): 255-261.通讯作者
四川几种轮套作体系的产量及小麦玉米磷素利用效率研究. 土壤通报, 2014,45(5):1082-1088.通讯作者
不同氮用量下小麦/玉米/大豆周年体系的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变化. 草业学报, 2014, 23(1):73-83.通讯作者
攀西地区蚕豆根瘤菌抗逆性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13, 48(2):2516-2518, 2523.通讯作者
施磷对间套作玉米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分配及磷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2013, 24 (10): 2799-2806.通讯作者
四川轮套作体系的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3, 18 (6): 68-79.通讯作者
小麦/玉米/大豆间套作体系中小麦施磷后效对大豆产量、营养状况的影响.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3, 19(2): 331-339.通讯作者
四川高效大豆根瘤菌的筛选及初步应用研究.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2, 18(1): 227-233.通讯作者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山蚂蝗根瘤菌抗逆性的初步研究.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2): 501-503.第一作者
攀枝花市相思树根瘤菌抗逆性的研究.北方园艺, 2009,6:165-168.第一作者
刺槐、紫穗槐、黄檀根瘤菌抗逆性的初步研究.湖北农业科学, 2009, 48(2):321-323,328第一作者
Mo与花生根瘤菌的复合菌剂对盛花期花生生长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2009, 23(2): 198-201.第一作者
“根瘤菌+Mo”菌剂和AM菌剂对花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9,31(2):228-232.第一作者
一种高效复合絮凝剂对多种废水的处理效果.四川环境, 2007, 26(3): 21-24.第一作者
花生根瘤菌对微量元素耐性的筛选.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7, 4: 76-79 第一作者
钼与花生根瘤菌的复配及在酸性紫色土上的接种效果.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11 (6): 816-821.第一作者
双孢蘑菇疣孢霉病的化学防治研究.中国食用菌, 2005, 24 (6): 53-55.第一作者
GUS基因标记法对慢生花生根瘤菌竞争结瘤和接种效果的研究.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6, (3): 51-53.第一作者
石灰性紫色土上花生的平衡施肥探讨.西南农业学报, 2003, 16: 108-112.第一作者
专利、著作版权等
《微生物学》(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5出版,副主编
《微生物肥料生产及其产业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出版,参编
《花生根瘤菌的多样性及应用》,科学出版社,2009出版,参编;一株中华根瘤菌SCAUs65及其应用,2017.01.04,中国,ZL 2014 1 0150296.5 第一完成人
一株大豆慢生根瘤菌SCAUs36及其应用,2016.06.29, 中国,ZL 2014 1 0151811.1第一完成人
一株高效固氮大豆根瘤菌SCAUs46及其应用,2016.06ࣺᯬ
声明:本站专家信息来源于各高校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