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背景
工作经历
项目课题经历
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题、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湖南省自科基金重点项目、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教育厅重点项目、湖南省国土科技项目等项目18项,主持完成衡阳市、津市市、常德市鼎城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长沙市、长沙县、双牌县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建库、土地整治规划及建库、基本农田划定及建库、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生态县(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规划、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等社会经济服务项目40余项。主持创建湖南师大首批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生态建设示范区创建。
论文、成果、著作等
1.基于能值分析的洞庭湖区退田还湖生态补偿标准,应用生态学报,2014,25(2):525-532.
2.荆江三口60a来入湖水沙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力分析,自然资源学报,2014,29(1):117-121.
3.西北地区生态修复的若干基本问题的探讨.水土保持学报,2003,17(1)15-18.
4.洞庭湖洪涝高风险区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农业工程学报,2005,21(7):46-51.
5.南方丘陵区生态水资源库脆弱性评价—以湖南省为例.生态学报,2008, 28(8): 3543-3552.
6.洞庭湖区洪涝危险性综合评价与分析.自然灾害学报,2001,10(4):104-107.
7.基于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方法在洞庭湖区洪灾易损性评价中的应用. 冰川冻土,2010,32(2):389-396.
8.洞庭湖区にける洪水.浸水災害変動特性. 水資源環境研究の現在, 成文堂,2006.8.
9.Comprehensive risk analysis of Dongting lake dike engineering.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1,(71-78):2661-2664.
10.洞庭湖区水灾的可持续性防治探讨.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学报),2000,9(4): 510-517.
11.长沙市防洪建设中若干重要问题的探讨.地理研究,2003,22(6):716-724.
12.60年来洞庭湖区进出湖径流特征分析,地理科学,2014,34(1):89-96.
13.中国虚拟水战略优势度评价. 资源科学, 2008,30(8):1120-1128.
14.澧南垸分洪洪水演进的数值模拟分析,水电能源科学,2013,31(7):44-47.
15.基于GIS的澧南垸分洪洪水三维可视化淹没模拟,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3,35(6):113-116.
16.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与生态恢复对策. 湿地科学,2007,5(1):39-44.
17.三峡工程运行对洞庭湖与荆江三口关系的影响分析,海洋与湖沼,2014,45(3):453-463.
18.粮食安全背景下的虚拟耕地研究.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9,26(2)51—55.
19.长沙市土地低碳利用系统时间变化特征分析.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5, (4): 58-62.
20.关于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的若干基本问题的探讨.资源环境与工程, 2007, 21(1):75-79.
21.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 7(3):57-60.
专利、著作版权等
1.洪灾综合风险分析的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独著.
2.湖南省洪涝灾害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第一作者.
3.危机与出路——人类生态环境问题透析与可持续发展.湖南地图出版社,1999.独著.
4.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转型.经济日报出版社,2015.第一作者.
5. 灾害学.科学出版社,2011.主编.
6. 重大自然灾害及其紧急应对.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主编.
7.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教程.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主编.
8. 土地生态学.湖南地图出版社,2000.副主编.
9. 大学生专业学习指南(16分册).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第二作者.
10. 可持续发展教育教程.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第三作者.
声明:本站专家信息来源于各高校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