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库
赵新福

领域:新能源产业 学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职称:副教授

1、岩浆热液铁-铜-金-稀土成矿系统:包括铁氧化物-铜-金(IOCG)矿床、玢岩铁矿(IOA)、矽卡岩型矿床和碳酸岩相关的稀土矿床等 2、盆地流体铜-铅-锌-铀成矿系统 3、成因矿物学反演热液成矿系统形成和演化过程及其找矿指示 4、华南前寒武纪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

具体了解该专家信息,请致电:027-87555799 邮箱 haizhi@uipplus.com

教育背景

2004年6月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勘查工程基地班,获学士学位;2006年6月获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硕士学位,2010年1月获得香港大学矿床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0-2013年在香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3年4月回母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工作,2018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资助。

项目课题经历

[1] 矿床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编号41822203,2019-2021),主持

[2] 华北克拉通破坏成矿响应的集成研究(国家自然科学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编号91514303,2016-2017),主持

[3] 康滇铁铜成矿带典型矿床成矿机制:矿物微区地球化学和年代学制约(国家自然科学面上项目,编号91514303,2014-2018),主持

[4] 华北东部巨量金来源、迁移与富集机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勘查开采专项,编号2016YFC0600104,2016-2020),参加

[5] 稀有金属元素成矿的构造-岩浆深部过程(科技部深地资源探测专项项目,编号2017YFC0602401,2017-2021),参加

[6] 矽卡岩型富铁矿形成机制及控制因素(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编号2012CB416802: 2012-2016),参加

论文、成果、著作等

[1] 矿床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编号41822203,2019-2021),主持

[2] 华北克拉通破坏成矿响应的集成研究(国家自然科学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编号91514303,2016-2017),主持

[3] 康滇铁铜成矿带典型矿床成矿机制:矿物微区地球化学和年代学制约(国家自然科学面上项目,编号91514303,2014-2018),主持

[4] 华北东部巨量金来源、迁移与富集机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勘查开采专项,编号2016YFC0600104,2016-2020),参加

[5] 稀有金属元素成矿的构造-岩浆深部过程(科技部深地资源探测专项项目,编号2017YFC0602401,2017-2021),参加

[6] 矽卡岩型富铁矿形成机制及控制因素(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编号2012CB416802: 2012-2016),参加

专利、著作版权等

声明:本站专家信息来源于各高校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