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库
孙梦迪

领域:新能源产业 学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职称:副教授

页岩气储层评价 小角中子/X射线散射技术应用 非常规油气开发理论与技术 微-纳米孔隙体系表征...

具体了解该专家信息,请致电:027-87555799 邮箱 haizhi@uipplus.com

教育背景

2014.9-2017.6 博士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

2015.9-2017.4 博士联培(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 美国德州大学

2012.9-2014.6 硕士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

2008.9-2012.6 本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

工作经历

2017.09-至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特任副教授

项目课题经历

2011-2015 渝东南地区页岩气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普查与勘探项目,川渝黔鄂页岩气资源战略调查项目,黔西北页岩气资源评价与选区项目,已结题。

2012-2015博士点基金项目:中国南方富有机质页岩天然气吸附机理与储气性能研究,已结题。

2015-20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南方海相富有机质页岩孔隙特征及其对页岩气储集与扩散迁移的制约,在研。

2016年3月及2017年1月在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完成页岩中子小角散射(SANS)实验,在研。

2017.10-2019.10获北京高能物理所应用小角X射线散射表征页岩孔隙结构机时,主持在研。

2018.01-2020.12获上海光源应用小角X射线散射表征页岩孔隙连通性,主持在研。

2018.01-2019.12 中国地质调查局非常规油气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海相页岩中黄铁矿形态特征及其与有机质发育的关系探究,主持在研。

2018.01-2019.06 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页岩油气储层孔隙连通性评价方法,主持在研。

2019.01-2021.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中国南方海相页岩孔隙连通性表征及成因模式研究,主持在研。

2019.01-2023.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陆相页岩油在基质-裂缝体系中的多尺度运移机理研究,参与在研。


论文、成果、著作等


Yuke #1 in the Southeast of Chongqing,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 154-155. 2016, P16-29.


2.Sun Mengdi, Yu Bingsong, Hu Qinhong, Cheng Gang “Pore 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of organic-rich Niutitang shale from China: Small angle neutron scattering (SANS)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2017.


3.Sun Mengdi, Yu Bingsong, Hu Qinhong, Cheng Gang “Pore characteristics of Longmaxi shale gas reservoir in the Northwest of Guizhou, China: Investigations using small-angle neutron scattering (SANS), helium pycnometry, and gas sorption isother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 171. 2017, P61-68.


4.Sun Mengdi, Yu Bingsong, Hu Qinhong, “Pore connectivity and tracer migration of typical shales in south China” , Fuel, 203. 2017, P32-46.


5.Yang Rui, He Sheng*, Hu Qinhong, Sun Mengdi*, “Applying SANS technique to characterize nano-scale pore structure of Longmaxi shale, Sichuan Basin (China)”, Fuel, 197. 2017, P91-99. DOI:10.1016/j.fuel.2017.02.005(T2 SCI)


6.孙梦迪,于炳松,陈颂 “渝东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储层特征及甲烷吸附能力-以渝科1井和酉科1井为例”,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Vol.39, No.1, Feb.2015, P69-79.


7.孙梦迪,于炳松,夏威,祁青山,“渝东南地区下志留统底部黑色岩系沉积环境及有机质富集机制-以鹿角剖面为例”,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Vol.38, No.5, Oct.2014, P51-60.


8.孙梦迪,于炳松,李娟,“渝东南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特征与主控因素分析”,特种油气藏, Vol.21, No.4, Aug.2014, P63-66.


9.孙梦迪,于炳松,朱华,“山西沁水盆地南部3号煤层储集空间特征与变质程度的关系”,中国煤炭地质, Vol.23, No.11, Nov.2011, P31-35.


10.于炳松,李娟,曾秋楠,孙梦迪,史淼,《富有机质页岩沉积环境与成岩作用》专著


11.夏威,于炳松,孙梦迪,“渝东南YK1井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底部黑色页岩沉积环境及有机质富集机制”,矿物岩石.


12.张艺凡,于炳松,孙梦迪,“渝东南牛蹄塘组页岩成岩作用及其对孔隙的影响”,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13.曹晓萌,于炳松,李心童,孙梦迪,“渝东南下寒武统页岩储层特征及测井评价”,石油学报.


14.史淼,于炳松,薛志鹏,时文,孙梦迪,“渝东南及黔西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微观孔隙表征”,海相油气地质.






专利、著作版权等

声明:本站专家信息来源于各高校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