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背景
1994.9 - 1998.6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系建筑工程专业,工学学士
2000.9 - 2003.6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专业,工学硕士
2003.9 - 2007.1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工学博士
2007.9 - 2011.5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博士后
工作经历
2012.2-2013.2;2015.8-2016.8 英国格林威治大学(University of Greenwich)土木工程系访问学者
1998.7 - 2007.5 广西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系,助教(1999.7),讲师(2003.12)
2007.6 - 2011.9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工程系,讲师
2011.9 - 2017.9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工程系,副教授
2017.9 - 至今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工程系,教授
项目课题经历
1.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铁联合基金《基于机器视觉的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服役状态智能监测理论及方法研究》(批准号:U1734208),执行时间:2018年1月-2021年12月
2.参加国家重点研究计划课题《复杂环境下轨道交通土建基础设施防灾及能力保持技术》(项目批准号:2017YFB1201204),执行时间:2017年7月-2020年6月
3.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批准号:51478472)《基于长期监测数据的桥梁结构症状可靠度分析理论及优化维护策略研究》,执行时间:2015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
4.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批准号:2015JJ2176)《基于同步压缩变换的桥梁结构线性时变和非线性瞬时特征参数识别方法研究》,执行时间:2015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
5.合作主持英国皇家工程院牛顿基金-牛顿合作交流计划(The Roy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 Newton Fund-Newton Research Collaboration Programme)项目(Reference NRCP/1415/14)《Monitoring Based Performance Assessment of Civil Infrastructure》,执行时间:2015年3月31日-2016年3月30日
6.2015年度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基金(访问学者), CSC No. 201506375059
7.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批准号:50708113)《基于时频分析的非平稳地震动模拟及桥梁地震反应分析研究》,执行时间:2008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
8.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批准号:20080430152)《基于小波变换的结构瞬时特征参数识别方法研究》,执行时间:2008年7-2011年5月
9.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批准号:51508576)《基于桥梁应变影响线的车辆荷载自动识别理论与算法研究》,执行时间: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
10.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批准号:51308555)《求解高速铁路桥梁结构系统地震反应的并行自适应算法研究》,执行时间: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
11.主研University of Greenwich资助项目(GRE Reference RAE-ENG-012/11),《Symptom-Based Damage Prognosis for Ageing Civil Infrastructure(基于症状的退化土木基础设施损伤预后研究)》,执行时间:2011年7月-2012年7月
论文、成果、著作等
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30余篇
专利、著作版权等
声明:本站专家信息来源于各高校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