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背景
1997年9月-2001年7月,长沙交通学院,交通工程专业,学士学位;
2002年9月-2005年7月,长沙理工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硕士学位;
2005年9月-2008年6月,长沙理工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8年7月-2014年12月,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道路工程系,讲师;
2015年11月-2016年12月,密歇根理工大学,国家公派访问学者
2015年至今,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道路工程系,副教授
项目课题经历
[1]主持完成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沥青路面Top-down开裂细观力学机理与控制指标研究”(No. 51308075),2014/01-2016/12。
[2]主持2018年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就地热再生沥青路面材料均匀性的评价方法研究”(No. 18A130),2019/01-2020/12。
[3]主持2019年长沙理工大学“双一流”科学研究国际合作拓展项目“均匀性对再生沥青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2019/01-2020/12.
[4]主持2018年横向项目“佛山市龙翔大桥及引道工程基于振动搅拌的水泥稳定碎石材料路用性能提升技术研究”,2018/05-2019/12.
[5]主持2018年横向项目“《公路路基压实质量快速检测技术指南》编制”,2018/03-2019/12.
[6]主持2018年横向项目“沥青路面Top-down细观开裂机理及处治技术研究”,2018/04-2019/06.
[7]主持2017年横向项目“地沟油改性水泥稳定碎石的路用性能及应用研究”,2017/11-2018/12.
[8]主持2016年海南省交通科技项目“海南省国省道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关键技术研究”(编号:JT20160898009),2016/10-2019/11。
[9]主持2016年公路养护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开放基金“地沟油改性水泥稳定碎石路用性能研究”((No. kfj160101))
[10]主持完成2015年湖南省教育厅项目“温拌阻燃沥青微观作用机理研究”(No.15C0044),2015/09-2017/8。
[11]主要参与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路面结构破坏行为无网格法分析与模拟”(No. 51478053)
[12]主要参与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沥青路面荷载应力-渗流-损伤多场耦合效应”(No. 51378084)
[13]主持完成2013年交通运输部道路结构与材料行业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重点项目“温拌阻燃沥青混凝土微观作用机理研究”(No.kfj130201),2013/01-2015/12。
[14]主持完成2013年横向项目“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宽及薄层沥青罩面技术研究”
[15]主持完成2012年江西交通运输厅科技重点项目“路基回弹模量快速检测技术在江西省在建高速公路中的应用”(No.2012C0006)
[16]主持完成2012年横向项目“株洲云龙总部经济园一期交响评价关键技”
[17]主持完成2012年西南交通大学道路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基于细观损伤的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疲劳设计研究”
[18]主要参加2011年江西省交通运输厅项目“南方多雨冰雪山区沥青路面修筑关键技术”
[19]主持完成2010年横向项目萍乡市320国道改建工程项目管理处项目“萍乡320国道改建二期新老路基处治方案”
[20]主持完成2009年公路工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CT图像技术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沥青铺装的细观疲劳损伤研究”
[21]主要参加2008年海南省交通厅项目“海南自然环境与交通状况下沥青路面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22]主持完成2007年江西省交通厅科技项目“路基回弹模量快速检测技术”,于2011年9月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钧老师的主持下进行鉴定,鉴定结果为整体国际先进,部分国际领先。(No. 200710)
[23]主要参与完成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任意应力条件下的沥青混合料非线性粘弹性疲劳损伤特性研究”(No. 50778027)
[24]主要参加2007年海南省交通厅项目“海南省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技术应用研究”
[25]主要参加2006年-2010年的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疲劳损伤特性研究”(No. 20060536002)
[26]主持完成湘东区陈广线公路改建领导小组项目“S232陈家塘至大陆里二级公路改造工程基层病害处治方案”
论文、成果、著作等
[1] Xuelian Li, Xinchao Lv,Wenqiang Wang, Jie Liu, Miao Yu, Zhanping You. Crack Resistance of Waste Cooking Oil Modified Cement Stabilized Macadam,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20, 243, 118525. (SCI一区收录)
[2] Xuelian Li, Xinchao Lv, Xueying Liu, Yuhao Zhou. Discrete Element Analysis of Indirect Tensile Test Based on Image Processing with Annular Segmentation and Bimodal Threshold[J]. Journal of Testing and Evaluation, 2019, ISSN 0090- 3973, https:/ /doi.org/10.1520/JTE20180667.(SCI四区收录)
[3] Xuelian Li, Xinchao Lv, Xueying Liuet al. Discrete Element Analysis of Indirect Tensile Fatigue Test of Asphalt Mixture[J]. Applied Sciences, 2019, 9(2): 327:1-17. (SCI三区收录)
[4] Xuelian Li, Siyu Chen, Kuiyuan Xiong, Xueying Liu. Gradation Segregation Analysis of Warm Mix Asphalt Mixture. 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 2018, 30(4): 04018027. (SCI四区收录)
[5] Xuelian Li, Zhigang Zhou; Xinchao Lv; Kuiyuan, Xionga; Xinji Wang; Zhanping You. Temperature Segregation of Warm Mix Asphalt Pavement: Laboratory and Field Evaluations.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7, 136: 436–445. (SCI二区收录)
[6] Xuelian Li,Zhigang Zhou,Zhanping You. Compaction temperatures of Sasobit produced warm mix asphalt mixtures modified with SBS.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6, 123:357-64. (SCI二区收录)
[7] Xuelian Li,Zhigang Zhou, Xiao Denget al. Flame resistance of asphalt mixtures with flame retardants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testing program[J]. 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 2016, 29(4): 04016266.(SCI四区收录)
[8] Xuelian Li,Yuliang Chen. Cement-based Transition Layer for Orthotropic Steel Bridge Decks, the 3ndInternational GEO-Hunan Conference,2011.(EI收录)
[9] Xuelian Li,Yuliang Chen. Study on Performance for the Upslope Asphalt Pavement Structure under High Temperature, the 3ndInternational GEO-Hunan Conference, 2011.(EI收录)
[10]Xuelian Li, Yuliang Chen, Zhigang Zhou. Light polymer cement mortar overlay for bridge decks, ICTTS 2010:1425-1431.(EI收录)
[11]Xuelian Li,Yuliang Chen. New Composite Pavement System for Orthotropic Steel Bridge Decks[C]. GEO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allenges and Recent Advances in Pavement Technologies and Transportation Geotechnics, 2009:76-84.(EI收录)
[12]Xuelian Li,Yuliang Chen. Structure Mechanical Study on Overlay of the Tied Arch Concrete Bridge Deck[C].GEO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allenges and Recent Advances in Pavement Technologies and Transportation Geotechnics, 2009.(EI收录)
[13]李雪连,刘雪莹,吕新潮.《基于离散元法与分形维数的沥青混合料间接拉伸试验研究》,长安大学学报,2019(已录用).
[14]李雪连,杨乐,邢欣欣.彩色超薄罩面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2019(04):4211-4216.(CSCD核心库收录)
[15]李雪连,刘汉麟,关维溢,王文强.地沟油对水泥稳定碎石材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J].实验力学,2019,34(03):501-508. (CSCD核心库收录)
[16]李雪连,周志刚,王习进,罗根传. Sasobit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研究[J].实验力学,2015,30(5):629-636.(CSCD核心库收录)
[17]李雪连,周志刚,陈宇亮,吕新潮. Sasobit对SBS改性温拌沥青性能的影响研究[J].实验力学,2015,30(3):236-242.(CSCD核心库收录)
[18]李雪连,陈宇亮,张起森,熊英杰.现场实测结构温度对半刚性沥青路面性能的影响[J].实验力学,2014,29(4):453-459.(CSCD核心库收录)
[19]李雪连,陈宇亮,周志刚,张起森.红砂岩路基土动态模量影响因素及预估模型研究[J].实验力学,2014, 29(5): 627~634.(CSCD核心库收录)
[20]李雪连,陈宇亮,张起森,徐远明,王新武.路基室内外动态模量换算关系研究[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4,36(06):73-77.(CSCD核心库收录)
[21]李雪连,陈宇亮,刘宁.基于X射线CT技术的仅掺胶结料RAP细观试验研究[J].中外公路,2012,8.
[22]李雪连,陈宇亮,周志刚.基于动态蠕变试验的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研究[J].交通科学与工程,2011,27(1):7-11.
[23]李雪连,陈宇亮,周志刚,张起森.正交异性钢桥面新型复合铺装结构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0,27(1):17-27.(CSCD核心库收录)
[24]李雪连,陈宇亮,周志刚,张起森.正交异性钢桥面水泥基铺装过渡层的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0,27(4):16-21.(CSCD核心库收录)
[25]李雪连,陈宇亮.高温条件下上坡路段沥青路面结构性能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0,27(8):1-6.(CSCD核心库收录)
[26]李雪连.轻质聚合物水泥砂浆的弯曲疲劳特性研究[J].公路,2009(7):13-17.
[27]李雪连,陈宇亮,张起森.隔离层对贫混凝土基层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8,24(2):44-48.
[28]李雪连,陈宇亮,张起森,周志刚.高速公路上坡路段半刚性沥青路面的三维有限元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 2007, 24(8): 23-26.(CSCD核心库收录)
[29]李雪连,查旭东,张起森.黄河二桥桥面铺装层间稳定性试验研究[J].中外公路, 2006, 26(4): 185-187.
[30]李雪连,查旭东,张起森.基于Matlab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状况评价模糊决策系统.长沙交通学院学报, 2004, 20(4): 78-81.
专利、著作版权等
[1] 李雪连,刘雪莹,陈宇亮,李章闯,王文强,彭宇,吕新潮,杨乐,周宇豪,基于方差σ2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最佳时机确定方法,2019.04.30,中国,CN109696365 A(已授权待取证书)
[2] 李雪连,陈宇亮,刘雪莹,李章闯,王文强,彭宇,吕新潮,杨乐,一种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最佳时机的确定方法,2018.02.27,中国,CN107741351 A
[3] 李雪连,陈宇亮,李章闯,张起森,钱国平,郑茜茜,骆岩飞,岳伟俊,一种水泥混凝土桥面复合铺装结构,2013.05.17,中国,CN201310184919.6
声明:本站专家信息来源于各高校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