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背景
1984年苏州医学院本科毕业,1987年就读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呼吸专业,并于1990年毕业获硕士学位
工作经历
工作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ICU,现任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重症医学科行政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南京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项目课题经历
1. 谷氨酰胺对多脏器功能衰竭肠道通透性与肠道细菌移位相关性研究(YKK0229),2004年,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主持
2. 严重创伤和脓毒症早期的抗凝治疗多中心、前瞻、随机、对照临床研究,2004年,北京市科技局,合作
3. 靶控输注病人自控镇静对ICU危重病人应激反应的影响,2004年,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参研
4.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肺复张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研究(ZKX0417), 2005年,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重点项目,主持
5. 液体复苏对急性肺损伤脓毒性休克早期血管外肺水的影响及相关因素的实验及临床研究(YKK06091),2006年,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主持
6. 血流动力学动态指标指导液体复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YKK08071),2008年,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主持
7. p53调控细胞凋亡介导急性肾损伤的分子机制及意义(QYK09165),2009年,南京市卫生局青年启动项目,第二项目负责人
8. 波动性高血糖对脓毒症患者器官功能及预后影响的研究(YKK09098),2009年,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主持
9. 液体复苏对腹腔高压家猪血流动力学的影响(YKK10067);2010年,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第二项目负责人
10. 血清前降钙素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及抗生素优化治疗的指导意义(QYK10153),2010年,南京市卫生局青年启动项目,第三项目负责人
论文、成果、著作等
1.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治疗中的作用。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6年;第一作者
2. 血管外肺水的监测与治疗研究进展。国际呼吸杂志;2006年;通讯作者
3. 热休克蛋白与谷氨酰胺对危重病人的保护作用。中国急救医学;2006年;通讯作者
4. 脓毒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对血管外肺水的影响及相关因素研究。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7年;第一作者
5.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机械通气患者镇静中的应用。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7年;第一作者
6. 不同频率辅助通气对机械通气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7年;第一作者
7. 早期经皮扩张气管切开对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及预后的影响。江苏医药;2007年,通讯作者
8. 谷胺酰胺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病人营养代谢及肠道屏障的影响。肠外与肠内营养杂志;2007年;通讯作者
9. 免疫调理对ICU严重脓毒血症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病人的临床研究。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年;通讯作者
10.俯卧位通气联合不同PEEP水平对血管外肺水的影响和相关因素研究。中国血液流变学;2007年;通讯作者
11.全心舒张末期容积作为心脏前负荷指标直到液体复苏的意义。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8年;通讯作者
12.封闭式气道管理对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的影响。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8年;第三作者
13.俯卧位通气联合呼气末正压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家猪的疗效研究。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8年;通讯作者
14.人工气道患者肺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实用医学杂志 2008年 通讯作者
15.不同呼吸末正压对机械通气患者心脏前负荷影响及前负荷预测性指标研究。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8年;通讯作者
16.建立人工气道时限与肺部感染病原菌耐药的相关性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年;通讯作者
17.脉压变异对急性肺损伤机械通气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价值。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9年;第一作者
18.血糖波动对重症监护病房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9年;第一作者
19.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全麻拔管后呼吸衰竭。临床麻醉学杂志;2009年;通讯作者
20.无创与有创通气治疗II型呼吸衰竭昏迷的比较。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年;第三作者
21.密闭式吸痰预防迟发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山东医药;2009年;通讯作者
22.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在肝硬化静脉曲张出血中的应用价值。蚌埠医学院学报;2009年;通讯作者
23.危重患者持续静静脉血液滤过时血糖监测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0年;通讯作者
24.成功救治重症甲型H1N1流感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孕妇1例。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2010年;通讯作者
25.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在急性肺损伤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0年 通讯作者
26.经皮血气监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无创通气中的应用。江苏医药;2010年;通讯作者
27.经皮血气监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无创通气中的应用。江苏医药;2010年;通讯作者
28.气管切开对机械通气患者镇静剂用量及镇静深度的影响。山东医药;2010年;通讯作者
29.不同呼气末正压通气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山东医药;2010年;第四作者
30.不同镇静深度对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发生精神障碍事件影响的比较研究。 药学与临床研究;2010年;通讯作者
31.非心脏手术后早期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中国急救医学;2010年;通讯作者
32.核转录因子-KB在急性肾损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中国急救医学2010年;通讯作者
33.危重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状态与机械通气的撤离.中国呼吸与危重病监护杂志2011年;通讯作者
34., , 吸入氧浓度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的影响.中华急诊杂志20112011年;通讯作者
35.潮气量对每搏输出量变异评价机械通气家猪血容量准确性的影响.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2年;通讯作者
36.呼气末正压对每搏输出量变异评价容量准确性的影响.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2012年;通讯作者
37. 高健婷,刘宁,顾勤.重症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状态及对呼吸机撤离的影响.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2年;通讯作者
38.刘宁,顾勤,俞建峰,孙冬梅,刘洋.潮气量对每搏输出量变异评价机械通气家猪血容量准确性的影响.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2年;通讯作者
39.刘宁,顾勤,俞建峰.呼气末正压对每搏量变异评价血容量准确性的影响.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2年;通讯作者
40.徐颖,顾勤.液体管理对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医学研究生学报2012年;通讯作者
41.徐颖,顾勤.感染性休克早期液体管理及中心静脉压水平对预后的影响. 中国急救医学 2012年;通讯作者
专利、著作版权等
声明:本站专家信息来源于各高校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