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域:新材料产业 学校:合肥工业大学职称:教授
...
具体了解该专家信息,请致电:027-87555799 邮箱 haizhi@uipplus.com
(1) MxFe3-xO4@碳纤维膜分离与类Fenton反应一体化协同净化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7,6-2019,5,负责人
(2) MxFe3-xO4@碳纤维膜分离与类Fenton技术介尺度调控机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第9批)2016.07-2019.07,负责人
(3) MxFe3-xO4-PVDF复合膜/Oxone类Fenton耦合催化反应机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7批面上资助(资助等级1等)(NO. 2015M570547),2015.01-2017.12,负责人
(4) 石墨烯—磁性尖晶石半导体复合催化剂可见光—类Fenton催化性能及构效关系,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4.1-2015.12,负责人
(5) 石墨烯负载钴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研究,2013年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2013,9-2015,9,负责人
(6) 钴氧化物/石墨烯复合催化剂的可控制备及激活过一硫酸氢钾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第46批),2013,1-2014,12,负责人
(7) 磁性MFe2O4(M=Mn,Fe,Co)/石墨烯复合催化剂的可控制备及协同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研究,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2013,1-2015,12,负责人
(8) 磁核@rGO@共掺杂TiO2类蛋复合催化剂的水热氧化还原制备、光催化性能及构效关系(NO.51372062),国家自然基金,2014,1-2017,12.(排序第二)
(9) 基于水热反应修复废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其性能改善研究(NO. 21176054),国家自然基金,2012,1-2015,12.(排序第二)
(10) Langmuir-Blodgett技术研究粘土矿物负载界面离子液体催化材料的形成机制(NO.21103039),国家自然基金,2012,1-2015,12.(排序第二)
研究成果(代表性成果):
(1)面向国家能源与环境问题的重大战略需求,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安徽省自然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一等和特别资助)、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安徽省自然基金等10余项课题。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研究成果,近5年在国际顶级SCI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近30篇,包括ESI高被引论文8篇(10年来被引频次排在相应国际学科领域Top 1%的文章)、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2012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1篇、Elsevier数据库“顶级引用奖论文”和“热点论文”3篇、安徽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2篇、单篇论文最高他引300余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3项,获授权10项。相关研究成果被科技日报,合肥工业大学头条新闻,中国新闻网,中国科学报,中国日报中文网,央广网,搜狐新闻等全国几十家媒体转载报道,同时入选合肥工业大学2016十大新闻候选项目。
(2)注重将科研融入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获中国石油和化工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和论文“一等奖”、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同泽优秀园丁奖”三等奖、合肥工业大学首届“合力杯”创新创业校长奖以及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称号。连续指导本科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并多次获得“全国一等奖”、“全国二等奖”,以及华中赛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等奖项。指导多名研究生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安徽省十佳大学生”、安徽省“双创之星”、全国研究生环境论坛优秀论文“特等奖”、“王宝贞环境科技创新奖”、安徽省品学兼优毕业生以及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十大科技标兵”等二十余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