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域:新材料产业 学校:合肥工业大学职称:教授
长期从事新型功能材料和金属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新技术研究与开发。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稀土电子阴极材料、稀土永磁材料、稀土金属纳米材料、稀土热电能源转换材料、硬质合金材料、放电等离子烧结新技术新材料(SPS)等。集成创新建立了国内唯一、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集稀土金属纳米粉末制备与SPS烧结一体化的研发平台。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国家863、北京市自然科学重点基金、教育部创新工程重大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 。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 1. 稀土六硼化物单晶材料:研究生长技术、成份调控、发射性能、拓扑性能; 2. 特种粉末材料:采用等离子球化技术,制备难熔金属、钛合金等多种球形粉末,满足3D打印发展需要; 3. SPS新材料:重点研发梯度硬质合金材料、高导热材料; 4. 稀土永磁材料:包括Nd-Fe-B磁体及Sm-Co高温磁体,研究制备技术、磁性能、微结构及其应用; 5. 热电和磁致冷材料:研究制备技术、样机设计与应用; 6. 稀土钨/钼阴极材料:研究成份调控、塑形加工工艺与发射性能。...
具体了解该专家信息,请致电:027-87555799 邮箱 haizhi@uipplus.com
1.复合稀土六硼化物(CexRE1-x)B6单晶的稀土掺杂与场发射性能关系(51371010),2014.01-2017.12,80万元 2.CaMnO3基氧化物高温热电材料的输运机制及性能研究 (51572066),2016.01-2019.12,76.7万元 3.稀土六硼化物单晶材料研发,委托项目,2015.01-2019.12,500万元。 论文、成果、著作等 | |||
|
1.稀土六硼化物材料:采用创新的设备和技术,研制和生长了包括LaB6、CeB6和复合稀土六硼化物在内的多种稀土六硼化物多晶和单晶材料。在国际上率先制备出致密高纯的纳米晶LaB6块体材料(ZL200610012297.9)。纳米多晶材料的晶粒度为80-100 nm,致密度为99.2%,在1933K时,发射电流密度达到50.6A/cm2。单晶材料在1873K的最高发射电流密度达到71.2A/cm2,都是已经公开报道的最高性能指标。应用于高性能电子显微镜、电子束曝光刻蚀、电子束焊机、微波真空器件、等离子源等高科技领域。 2.特种球形粉末材料:采用进口的等离子粉末球化设备,将不规则的粉末放入装料口,送入高温等离子熔化区,在8000~11000℃的高温下,利用粉末的表面张力作用,将形状不规则的高熔点金属粉末变成球形粉末。该种技术制备的粉末球形度高、杂质含量低、粒度分布范围窄、成本较低。目前所制备的球形粉末种类有纯钛粉末、钛合金粉末、铸造碳化钨粉末、硬质合金粉末、钨粉末、钼粉末、钨基高比重合金粉末等。应用于3D打印和特种粉末冶金制品。 3.SPS新材料: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新技术(Spark Plasma Sintering),研发包括硬质合金/钢梯度材料、高导热材料等系列特种材料,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满足集成电路微型钻头、挤压机螺杆、凿岩工具、电力电子等领域的需求。 声明:本站专家信息来源于各高校官网。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09:00-18:00
027-87555799
让海内外人才创业更简单
机构:国家(武汉)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洪山路2号湖北科教大厦A座1楼
邮箱:haizhi@uipplu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