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背景
1991-1995年,东北农业大学土壤与农业化学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
1999-2002年,东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毕业,获农学硕士学位.
2002-2006年,东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获农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5年参加工作,1996-1998年,资源科学系副主任,党支部副书记;1999-2008年,资源科学系主任,党支部书记。2007年9月-2010年12月,任黑龙江省尚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东北农业大学与尚志市科技合作共建首席专家;2009年4月至今,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
项目课题经历
论文、成果、著作等
1.Ping Lu, Jingxin Li, Chenggong Jin, Baiwen Jiang*, Yamei Bai ,Different Growth Responses of an Invasive Weed and a Native Crop to Nitrogen Pulseand Competition, plos one, June 9, 2016.1-13(通讯作者)
2.Cuicui Yang; Yangyang Ye; Ce Song; Dian Chen; Baiwen Jiang; Yong Wang ,Cloning and Functional identification of the AcLFY gene in Allium cepa,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BBRC).
3.刘焕军,姜佰文等,黑土区田块尺度遥感精准管理分区,遥感学报,2017,2103:470-478.(通讯作者,EI收录)
3.姜佰文,马晓东,周宝库,贾茹,张欢,徐凤花. 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土壤酶活性、微生物量及玉米产量影响[J]. 东北农业大学学,2016,47(5): 23-28.
4.商品有机肥与无机肥料配施对白菜养分吸收、钙含量和产量的影响,北方园艺,2015.10(通讯作者)
5.不同氮肥处理对春玉米氮吸收分配及产量的影响,作物杂志,2015.4(通讯作者)
6.商品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对白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北方园艺,2015.4(通讯作者)
7.长期大蒜连作复种秋白菜种植模式对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北方园艺,2015.4(通讯作者)
8.坡度和耕作措施对土壤侵蚀及大豆产量的影响,大豆科学,2015.2(第1作者)
9.蔬菜连作对保护地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4.3(第1作者)
10.不同种植年限黑土型保护地土壤有机质分组研究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4.12(第1作者)
11.氮钾配比对寒地玉米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玉米科学,2014.1
12.蔬菜连作对保护地土壤盐分积累的影响,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4.12(第1作者)
13.商品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对大豆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3.11(第1作者).
14.施氮模式对玉米氮吸收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玉米科学,2014.1(通讯作者)
15.氮钾调控对春玉米氮钾积累及产量的影响,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3.8(第1作者)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3.5(第1作者)
16.氮素和生物腐解剂调控下稻草还田对水稻氮素积累及产量的影响,土壤土壤通报,2012.4(第1作者)
17.不同种植年限黑土型蔬菜保护地磷素状况的研究,核农学报,2011.2(通讯作者)
18.氮素调控对寒地玉米氮素吸收与叶片SPAD值影响的初探,中国土壤与肥料,2010.6(第1作者)
19.干旱胁迫下硼对大豆植株保护酶活性的影响,作物杂志,2009.1(第1作者)
20.春玉米叶片SPAD值与氮含量及产量的相关性研究,玉米科学,2011.8(通讯作者)
21.氮素调控对“饲用小黑麦—青贮玉米”复种方式饲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作物杂志,2011.8(通讯作者)
22.氮素调控对寒地玉米氮素积累及产量的影响,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8(第1作者)
23.氮素和生物调控下稻草还田对土壤肥力和产量的影响,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11(第1作者)
24.秸杆常温快速腐熟生物菌剂的筛选,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5(第1作者)
25.牛粪堆肥过程中有机态氮的动态变化,中国土壤与肥料,2008.1(通讯作者)
26.秸杆常温快速腐熟生物技术的研究,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8(第1作者)
27.应用15N研究施氮时期对寒地不同品种水稻氮吸收和分配的影响,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4(第1作者)
出版论著:
1、姜佰文主编,东北水稻优势区耕地质量专题评价,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8.
2、姜佰文主编,肥料加工技术与设备,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3、周连仁,姜佰文主编,肥料加工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4、东北半干旱抗旱灌溉区节水农业理论与实践,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5、中国寒地黑土经济,黑龙江省人民出版社,2006.
专利、著作版权等
发明专利:
1、一种寒地玉米产质量提升的农机农艺结合的集成施肥方法(申请号:201510745946.5);
2、一种含有双微成分的玉米专用种肥(申请号:201510386754.X)
实用新型专利:
1、环保型非承重水稻秸秆砖,专利号:ZL201020601706.0 第1名
2、寒区加热保温畜禽粪便发酵槽,专利号:ZL201020626022.6 第2名
3、一种超净台用组合式消毒装置,专利号:ZL201020581019.7 第3名
声明:本站专家信息来源于各高校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