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背景
2006年6月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获得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毕业后留校任教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
项目课题经历
论文、成果、著作等
论文
1.部分玉米自交系幼胚再生体系的建立.东北农业大学.2010, 41(2):11-14
2.葡萄糖氧化酶基因转化玉米及其后代的抗病性研究.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 41(8):1-6
3.关于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实习的几点思考.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2010,23(1):99-100
4.马铃薯原生质体转几丁质酶基因研究,中国蔬菜,2008,3:18-19;
5.马铃薯叶片原生质体的培养.作物杂志,2008,3:52-53;
6.农杆菌介导bar基因转化玉米幼胚的研究.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39(2):150-154;
7.中国马铃薯部分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39(7):1-4
8. Bar基因的玉米花粉管通道法转化.中国农学通报. 2008,24(2):89~92
9.转Bar基因玉米基因漂移的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2) :111~113
10.玉米花粉管通道法转化几丁质酶基因的研究,江苏农业学报,2008,24增刊:80~83
11.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的研究及其安全性评价.种子世界.2008,(11):12~13
12.Introduction of herbicide resistant gene(bar) into maize(Zea may L.) via pollen tube pathway.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2007, 14(3):193~197
13.RAPD和AFLP标记分析中国马铃薯主要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作物学报,2006, 32(6):899-904;
14.中国马铃薯部分栽培品种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园艺学报,2006,33(6):1349-1352;
15.Genetic Diversity Analysis of PVY Risistant Potato Varieties(Clones) by RAPD Markers,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2006,13(1):16-21
16. 农业院校本科生毕业设计的问题与对策,黑龙江教育,2006,(3),60-61
著作
1.马铃薯组织培养原理与技术,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副主编,2009年5月
2.农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东北农业大学,副主编,2006年3月
专利、著作版权等
1.简易植物材料研磨器,专利号ZL 2008 2 0090531.4
2.马铃薯相对密度测定简易装置,专利号ZL 2008 20090516.X
3.浓度梯度凝胶配制的简易装置,专利号ZL 2008 20090530.X
声明:本站专家信息来源于各高校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