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背景
学士,东北农业大学 农学专业,哈尔滨, 1991-1995
硕士,东北农业大学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1995-1998
博士,东北农业大学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2002-2005
博士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2007-2012
工作经历
东北农业大学,1998-2001,助教
东北农业大学,2001-2006,讲师
东北农业大学,2006-2011,副教授
东北农业大学,2011——,教授
项目课题经历
论文、成果、著作等
论文:
[1]马春梅; 董守坤; 张磊; 魏丹; 迟凤琴; 金喜军; 龚振平,大豆生育期间土壤无机态氮与植株硝态氮变化规律的研究, 土壤通报, 2010,41(4):942~946
[2]马春梅; 郭海龙; 龚振平; 魏丹; 迟凤琴 ,不同基因型大豆糖分积累规律的研究(Ⅰ)——可溶性总糖含量积累规律的研究,作物杂志,2010/04,65~69
[3]马春梅; 郭海龙; 龚振平; 魏丹; 迟凤琴,不同基因型大豆糖分积累规律的研究(II)——蔗糖含量积累规律的研究,作物杂志,2011/01,25~29
[4] 马春梅; 姚玉波;郭海龙; 龚振平; 魏丹; 迟凤琴,不同基因型大豆叶片蔗糖合成酶(SS)活性变化动态的研究,作物杂志,2011/04,32~37
[5]马春梅;邸伟;赵泽松; 宋秋来; 刁晓林;曾祥亮;杨悦乾;龚振平,东北地区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温度的动态变化,农机化研究,2009/10,146~149
[6] 葛文婷,金喜军,马春梅,龚振平,董守坤,张磊,大豆硝酸还原酶活性及其与施氮关系的研究,核农学报,2011/05,10361~041
[7]YAO Yubo,JIN Xijun,DI Wei, GE Huiling,MA Chunmei,and GONG Zhenping, Regularity of Nitrogen Accumulation in Soybean and lts Simmulation,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11,18(1):1~5
[8]龚振平;马春梅;金喜军; 姚玉波,种植大豆对土壤氮素盈亏影响的估算, 核农学报, 2010,24(1):125~129
[9]郭海龙; 马春梅; 董守坤; 金喜军; 龚振平, 核农学报,春大豆生长中对不同氮源的吸收利用,核农学报,2008/03,338~342
[10]金喜军;马春梅;龚振平;姚玉波; 邸伟,大豆鼓粒期对肥料氮的吸收与分配研究,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0,16(2):395~399
[11]姚玉波;马春梅;张磊;龚振平,施氮水平对大豆吸收利用氮素及产量的影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40(4):6~10
[12]邸伟;金喜军;马春梅;龚振平;董守坤;张磊 ,施氮水平对大豆氮素积累与产量影响的研究,核农学报,2010,24(3):612~617
[13]龚振平;金喜军;马春梅;张磊,春大豆对不同来源氮素吸收利用的研究, 土壤通报,2010,41(5):1138~1141
[14]宫纪娟;金喜军;龚振平;马春梅,春大豆荚果发育过程中脂肪含量及其组分变化研究, 作物杂志,2010/01,53~57
[15]宫纪娟;金喜军;龚振平;马春梅,春大豆荚果发育过程中酯酶同工酶酶谱分析,作物杂志,2010/04,39~42
[16]刁晓林;曾祥亮;龚振平;马春梅;张磊;董守坤,秸秆还田对水稻生育期间土壤溶液中养分变化的影响,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 41(4):43~47
[17]董守坤;刘丽君;李小梅;马春梅;龚振平;孙聪姝;祖伟,不同氮源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耕作与栽培,2010/03,1~4
[18]董守坤;刘丽君;孙聪殊;李小梅;马春梅;龚振平;祖伟;氮肥施用方式对土壤有机质与氮素含量的影响,大豆科学,2010,29(5):836~840
[19]张磊;宋秋来;马春梅;董守坤;龚振平,大豆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动态研究,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39(6):73~76
[20] 董守坤;闫中帅;刘丽君;龚振平;马春梅;祖伟,大豆植株氮素营养日变化动态,耕作与栽培,2010年第4期,3~5
[21]董守坤,刘丽君,张冰,马春梅,龚振平,祖伟,利用15N标记确定氮素营养水平对大豆籽粒氮素构成的影响, 大豆科学, 2011,30(1):92~95
[22]王晓伟;闫超,万涛,马春梅,龚振平,董守坤,施氮水平对大豆光合作用及产量的影响,作物杂志,2011/02,49~52
著作:
[1] 马春梅主编,农产品检验原理与技术,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年8月
[2] 胡国华主编,陈庆山、马春梅副主编,无公害大豆安全生产手册,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3月
[3]龚振平主编,马春梅参编,土壤学与农作学,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年5月
[4] 祖伟主编,马春梅参编,三江平原湿地生态资源保护与利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4月
[5]沈昌蒲主编,马春梅参编,在中国已运用5000年的垄作制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6月
专利、著作版权等
1.水田土壤溶液取样装置,ZL200920099397.9,实用新型专利,第二完成人
2.作物整株光合速率测定装置,ZL 200920099544.2,,实用新型专利,第二完成人
3.农田温室气体取样装置,ZL 200920099396.4,实用新型专利,第二完成人
4.圆盘刀限深装置,ZL200910211397.8,,实用新型专利,第二完成人
声明:本站专家信息来源于各高校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