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项目
肌肉穿刺手术导航系统

行业分类:智能装备地区:0联系人:方超

融资: 面议    

项目简介: 中风、炎症和劳损等原因引起的肌肉痉挛在临床上广泛存在,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是药物注射。超声图像引导是一种直观的药物注射辅助方法。该项目主要解决深层小肌肉在超...

具体了解该项目信息,请致电:027-87555799 邮箱 haizhi@uipplus.com

项目简介: 中风、炎症和劳损等原因引起的肌肉痉挛在临床上广泛存在,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是药物注射。超声图像引导是一种直观的药物注射辅助方法。该项目主要解决深层小肌肉在超声图像下不易辨识,难以引导药物注射的难题。系统能够识别超声图像上运动肌肉,通过空间定位技术将目标肌肉进行重建,给出注射位置,定位精度小于2mm。该系统能够应用到各级医院的门诊和住院部门,与普通超声相结合就可形成导航系统,市场前景广阔。该成果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针对脑卒中后治疗高效靶肌超声定位与重建方法”(项目号81301297)和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痉挛肌穿刺治疗的超声图像定位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号20132304120032)。目前该项目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项,后续还计划申请发明专利2-3项。技术特点: 该方法是与临床医生合作开发,在国际上属于独创,能够很好地解决肌肉的超声识别和定位问题。药物注射是治疗肌肉痉挛的常用手段。靶肌的定位就是关键。和其他肌肉定位方法相比较,超声是一种直观可视的定位方法。但深层小肌肉的超声定位需要医生具有丰富的解剖知识和较强的超声识图能力。需要医生长时间的学习和经验的积累。该项目与东北最大的康复中心(黑龙江省康复医院)神经康复科合作开发,通过使目标肌肉被动运动,并利用计算机快速识别目标肌肉,在超声图像上提取肌肉断面,最终重建出肌肉模型,给出注射点。医生使用可定位注射器就能将针尖准确刺入注射点,完成治疗。该系统超声图像的肌肉识别已经完成人体实验,注射导航完成动物实验。投入与经济效益: 该项目拟将空间定位仪、计算机及相应软件打包,结合医院现有二维超声即可整合为穿刺导航系统。项目产业化预计融资800万人民币,5年内评价资产回报率在35-50%左右。支撑与保障:? 团队包括李金老师,栾宽老师,梁洪老师等,临床合作导师4名,十余名博士生和硕士生,同时与哈尔滨医科大学、解放军二一一医院、黑龙江省康复医院、黑龙江省肿瘤医院等展开合作。? 李金教授多年从事医用及工业图像处理、视频图像处理与分析、多维图像数据可视化、系统建模与仿真等研究。先后主持和承担了国家 863 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国家科技部仪器专项子课题、国防科工委基础研究基金等几十项省部级课题。先后参与了黑龙江省及哈尔滨市多家医院的医疗信息管理系统项目。? 主要技术负责人栾宽老师在日本留学期间,致力于计算机辅助外科研究。先后与日本ALOKA株式会社及横滨市立大学医学研究科合作,参与超声图像指导的软性内视镜手术导航系统及导管介入手术导航系统等项目,在世界上首创基于导管路径拓展超声血管成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