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项目
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区生态型发酵气肥联产关键技术及应用

行业分类:智能装备地区:0联系人:胡建军

融资: 面议    

南水北调工程既是中国跨区域调配水资源、缓解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现象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又是节约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示范工程。加强南水北调水...

具体了解该项目信息,请致电:027-87555799 邮箱 haizhi@uipplus.com

南水北调工程既是中国跨区域调配水资源、缓解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现象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又是节约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示范工程。加强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对于保障南水北调工程质量意义重大。沼气综合利用是国家中长期发展的重点工程领域,对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有效治理农村人居环境和实现南水北调水源保护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项目主要在以下方面开展了研究: (1)气肥联产耦合工艺理论研究。研究了秸秆生物发酵过程中的沼气产量和发酵残留物中有机质、全氮、磷、钾含量及其与发酵条件的关系,考察了TS含量、接种量等关键工艺参数对沼气产量及发酵残留物肥效的影响规律,得出了最佳气肥联产耦合条件,获得了最佳秸秆粪便配比、肥气比、氮磷钾保有率和生产周期等优化工艺参数,为气肥联产提供了理论科学参考。 (2)气肥联产工程技术与装备研究。项目根据不同地理环境、使用条件,因地制宜的研发出辅热集箱式等不同类型的气肥联产工程技术及应用设备,利用太阳能和生物质能联合加热,实现了沼气发酵的增温保温,提高了产气率,为模块化设计工厂化运行提供了技术及装备支持。 (3)沼肥深加工工艺及技术研究。项目对沼肥深加工工艺及技术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厌氧发酵液的最佳浓缩条件和浓缩倍数,沼液深加工厌氧发酵液的最佳浓缩条件为:真空度0.185-0.182MPa,43-45℃,浓缩倍数5倍,为沼肥高效生产和利用提供了数据参考和技术支持。 (4)生态型猕猴桃种植区沼气替代常规能源利用技术研究。在发挥沼气常规能源作用的基础上,项目重点对户用沼气发电等技术进行了研究。项目研发了一系列微型户用沼气发电机,机组运行稳定、指标先进。 (5)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区气肥联产应用模式构建。基于生态农业产业系统的价值链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构建了基于价值链的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区气肥联产模式,既实现了气肥联产的功能性,又保障了农作物生产的品质和经济性,为生态农业的开展提供了崭新的创新模式,实现了气肥联产系统、农业大生产系统和环境保护系统的良性协调运行。 项目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 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表30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出版专著2本。气肥联产技术成果得到了多个国家检验机构的认可,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项目整体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项目建立了农村秸秆能源高效综合利用、有机无污染绿色肥料生产、生态猕猴桃种植和水资源保护等有机结合于一体的气肥联产成套技术体系,形成了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产业模式。项目提出的气肥联产模式适用范围广,主要技术及设备已在多地应用,三年来共获取直接经济效益5亿多元,对于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农业面污染控制、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应用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