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项目
坐卧式下肢康复机器人

行业分类:智能装备地区:0联系人:

融资: 面议    

本成果源于国家支撑计划、863计划和国家科技援外项目等研究成果,荣获机械工业优秀科技成果项目奖,首次在国家药监局获得医疗器械产品分类界定书,是国内首次获得二类医疗器械产...

具体了解该项目信息,请致电:027-87555799 邮箱 haizhi@uipplus.com

本成果源于国家支撑计划、863计划和国家科技援外项目等研究成果,荣获机械工业优秀科技成果项目奖,首次在国家药监局获得医疗器械产品分类界定书,是国内首次获得二类医疗器械产品证书的下肢康复机器人。1.技术特点: 本产品由左右机械腿、座椅、底座、人机操作界面组成;每条腿包含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3个自由度。创新性体现在基于生物力学信号的人体下肢运动意图预测和基于生物力学、生理学、心理状态的人在环中生物协调控制。2.主要技术参数:(1) 单腿机器人动作部分重量小于 45kg;(2) 电动调节机械腿长度,适应患者身高 1.5~1.9m; (3) 关节最大驱动力矩:髋关节 20kg?m,膝关节16kg?m,踝关节5kg?m;(4) 关节最大速度:髋12r/min,膝 15r/min,踝 18r/min;(5) 关节转动范围:髋0~80°,膝0~120°,踝-30~15°。3.应用范围: 本成果主要用于医院康复科和康复机构,对截瘫、脑瘫、偏瘫、脑卒中等引起的下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进行被动、辅助、主动多种模式的康复训练,达到促进患者运动神经功能重组、代偿和再生。4.市场前景: 2016年10月27日,国务院公开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到2020年,我国康复辅助器具产规模突破7000亿元。我国老人超过2亿,残疾人约8500万,对高端康复医疗设备有重大需求,本下肢康复机器人市场前景广阔。5.效益分析: 目前,全国各级医院19000余个,各级康复机构5000余个,其中全国三级医院1400多家,二级医院6600多家。按每个三级医院购入本类产品1台,二级医院购入本类产品0.5台,则需求量为0.47万台,以每台100万元为价格标准计算,市场价值约为47亿元人民币。另外,该产品的产业化,能够提供就业机会,助力地方经济,引领国内康复机器人产业发展,对提高肢体残障者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