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配电线路与高铁接触网的防雷问题仍然是电力供给侧供电安全的结构性瓶颈,也是电力需求侧用电安全的重大隐患,成为电网、接触网安全的“第一杀手”。存在着耐雷水平普遍不达标,巨大雷击和大概率叠加性雷击不能防,大概率绕击和反击不设防的危害,造成雷击跳闸、事故、断线和破坏率长期居高不下,构成防雷的重大瓶颈和空白区。 本项目发明了雷电诱导固相爆炸气流灭弧方法,开辟了“冲击疏导—快速灭弧—工频阻塞”的防雷新模式。基于此模式的防雷装置适用于输配网防雷领域,能达到10kV-220kV电压等级防雷指标:灭弧气流压力50MPa,灭弧电流阈值60kA,灭弧响应时间0.005ms,灭弧气流维持时间50ms,灭弧次数30-50次,残压2kV(叠加性雷击条件下残压非升反降)重量2kg,免维护周期5年。使线路雷击跳闸率、事故率、断线率趋零。图1 广东茂名榭烯北中110kV线路现场运行图片图2 塔城供电局黑庙110kV线路现场运行图片图 3 北海供电局三石110kV线路2016年6月11日雷电监测数据(注:-363.0kA已接近自然界观测到的最大雷击 本项目研制的灭弧防雷装置已在全国多个地区挂网运行如图1、图2所示,其中在广西北海、梧州、凭祥,广东茂名,新疆塔城,云南孝母风电场等多段输电线路防雷工程中应用效果良好。在110kV线路上成功防护0.7s内6次重复雷的15次回击,一次363kA的巨大雷击,8次215.7kA的叠加性雷击(如图3所示)。近三年获经济效益2亿元,创造社会效益20亿元。在输配电线路防雷领域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