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属于建筑与城乡规划领域,获2016年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针对现代城市规划忽略中国优秀规划传统的重大问题,课题组长期致力于中国本土城市规划经验的基础发掘与科学化研究,探寻和总结中国本土城市规划理论体系及其现代传承途径。 对中国城市规划经验的基础挖掘,系统揭示中国城市规划体系。针对中国优秀城市规划传统在现代城市规划体系中几近断裂的重大问题,首次对全国范围内的古城规划经验进行的大规模收集整理研究,完成了全国1400余个城市案例的系统梳理与研究,建立了我国首个本土城市规划经验数据库,编著完成了“我国规划学术界承古开新的一个标志性巨著,贡献独特,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的《中国城市人居环境历史图典》(全书共18卷)。 首次开展了本土规划科学转化,构建了中国本土城乡规划理论框架的。在国内首次开展本土规划经验科学化的研究,探索如何将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中国古人的经验智慧,转化成为能够便于现代人认识理解并能够付诸于实践的科学模式。通过定量化的研究,将中国城市的用地结构、空间规律、发展模式进行科学化。 研究成果先后被《新闻联播》、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瞭望》等专门报道,社会反响强烈。并先后在陕西、山西、湖北、青海、甘肃、宁夏、新疆等地完成了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旧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等20余项规划设计,获多项国家级或省级优秀规划设计奖。特别是基于中国本土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致力于大西安都市人居环境空间秩序研究,提出建立大西安新轴线及空间构架,并向省政府汇报(省政府批文2528号,2011),成果已在建设实践中付诸应用,有效的推动了大西安新空间秩序的构建与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