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而“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使新疆跨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新疆旅游业日益兴盛,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具有新疆特色的旅游文创产品将成为宣传新疆的名片。研究新疆地域文化元素在旅游工艺品及旅游衍生品的应用,探索地域文化元素与现代审美的结合。使旅游品更具地域文化特征,在提升产品的格调,增加文化价值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外学者对古代新疆文化得出了科学而概括的共识:影响世界文明发展的地中海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南亚次大陆文明和黄河长江流域文明—四大文明的交汇地只有在中亚,而新疆又是最集中的地区。在新疆古文物中,佛教石窟是一个数量庞大、窟群集中、文化交错、内容丰富、形象鲜明的文化宝库。是中国开凿时间最早的大型石窟群,而随着中原王朝在西域的管辖权的加强,中原文化在龟兹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汉风石窟因其保留了唐代中原汉地佛教文化而享誉中外,更是自古以来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历史见证。西域佛窟寺壁画为我们形象的再现了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精神世界和伟大的艺术创造力。说她是一部古代西域文化的大百科全书也不为过。而这世界艺术的瑰宝也曾遭受了自然灾害的侵蚀和人为的破坏。西方探险家猖狂的盗割,更使西域壁画疮痍满目残破不堪。更为不幸的是,保存于德国的大部分壁画,在二战期间竟损失殆半!面对这宝贵的资财,我们在叹服和自豪的同时,尊重守护、剖析认知、整理开掘,这是荣耀,更是本分。为再现西域国宝的神奇韵味,我们探索挖掘原有工艺,选择将被盗割残本微缩的方式来再现这一切,同时也是对被盗被毁国宝的缅怀。当然,这微缩了的断章已远不能重现当年佛国艺术的盛大和绮丽,而它残破的边缘仍泣诉着脱离母体时的悲哀,就让我们用这片段的节奏,期待巨制华章的再一次奏响,永不澌灭…… 目前该项目已接到新疆多地文物部门和旅游局部门的合作意向,后续工作正在洽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