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0日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销售许可的医疗器械注册证,可以正式进入市场销售。采用计算机智能型校准、预测型眼球主动跟踪、视轴对瞳孔中心实时动态移心、时空优化扫描技术等关键技术,实现设备瞳孔中心和视轴的校准系数的智能识别和记录,预测型眼跟踪通过对瞳孔运动的研究,提前预知瞳孔的运动趋势,实现智能型跟踪,术中根据瞳孔变化,识别视轴和瞳孔的联动,实现实时的激光落点调整。在国际上率先实现可个性化治疗的智能光斑优化切削模式的眼科准分子激光屈光治疗设备的研制。针对中国人群视觉特征进行关键技术和部件的设计,实现更加适合中国人群的治疗需求。产品主要技术指标:A预测跟踪系统实现实时跟踪,跟踪频率300Hz;B激光发射频率达到300Hz或以上;C扫描光斑直径:1.2mm;D治疗速度:切削标准球0.5D/s;E系统校准 (激光、跟踪、扫描一体化校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F治疗模式包含: 应用各种手术模式(PRK,LASIK,LASEK,EPI-LASIK,PTK,SOLOLASE)治疗近视等屈光不正。知识产权情况1、一种具有照明和吸风结构的装置,专利号:ZL201310645223.92、一种基于时空优化的激光消融加工的扫描方法,专利号:ZL201310645277.53、一种改善光斑形状自动调节光斑大小的光路系统,专利号:ZL201310645276.04、虹膜的旋转跟踪方法,专利号:ZL201310636153.05、一种用于激光治疗仪的智能存储与实时监控显示系统,专利号:ZL201510114899.46、平场扫描镜头工作面和手术显微镜工作面的成像转换系统,专利号:ZL201410609701.57、软件著作权名称:Calibration相机校准软件1.0,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2SR1187578、软件著作权名称:WinMax虹膜采集模块软件1.0,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2SR1187629、软件著作权名称:Win准分子激光治疗仪系统1.0,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2SR11808710、软件著作权名称:IWEAR Registration模块软件1.0,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2SR11808711、软件著作权名称:GAM 500Hz准分子激光控制软件1.0,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2SR118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