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项目
抗番茄黄化卷叶病毒番茄新品种科大204、Ty205的选育及应用

行业分类:现代农业地区:0联系人:宋建军

融资: 面议    

番茄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在我国各地广泛种植,河北省常年栽培面积110万亩左右。近年来,番茄病害日益严重,新的病害不断出现,特别是一种被称为番茄黄化卷叶病毒(Tomato Ye...

具体了解该项目信息,请致电:027-87555799 邮箱 haizhi@uipplus.com

番茄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在我国各地广泛种植,河北省常年栽培面积110万亩左右。近年来,番茄病害日益严重,新的病害不断出现,特别是一种被称为番茄黄化卷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TYLCV)的病害,在我国各地大面积爆发,严重的地块造成绝产绝收,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番茄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本项目主要针对番茄黄化卷叶病毒病以及兼抗其它多种病害开展抗病育种研究,自2005年起,利用从国外引进的抗病资源材料,通过杂交或回交转育的方法,继而育成了适合我国市场需求的抗TYLCV、兼抗其它多种病害的番茄新品种科大204和Ty205,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本研究历经11年,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育种技术创新。(1)创建了与番茄黄化卷叶病毒主要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依据抗病基因Ty-1的RFLP标记,设计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建立了与抗病基因Ty-1紧密连锁的共显性CAPS标记;并将这一分子标记成功应用于后代材料的辅助选择,提高了选择的准确性和选择效率。(2)创建了苗期人工接种TYLCV抗病性鉴定的技术体系。在幼苗两片真叶期,采用微注射法接种TYLCV侵染性克隆,三周后即可观测植株发病情况。利用该技术进行抗TYLCV材料的筛选与鉴定,周期短、速度快,方便、准确。2、资源创新。创新种质资源128份,构建核心种质14份。通过杂交或回交的方法,将Ty-1基因转育到大果番茄中,创新抗番茄黄化卷叶病毒病的种质资源材料84份;经过抗病性鉴定和配合力测验,进一步获得抗番茄黄化卷叶病毒、单果重200克左右的优良自交系9个。创新抗番茄花叶病毒(Tomato Mosaic Virus, ToMV)、叶霉病和枯萎病的种质资源材料44份,再经过自交分离、系统法选育,获得了抗ToMV、叶霉病和枯萎病、大果形、商品性好的优良自交系5个。3、品种创新。育成了抗TYLCV、兼抗其它多种病害的番茄新品种2个。新品种“科大204”:无限生长类型、生长势较强、叶色浓绿,中早熟,果实扁圆型,青果无绿肩,成熟果粉红色,单果重200-250g,中等硬度,品质优良;抗热性强,抗TYLCV、叶霉病、ToMV和枯萎病。适宜北方保护地早春茬口和秋延迟栽培,适宜栽培密度每亩2800株左右,一般亩产7800 kg,比对照增产10%以上。新品种“Ty205”:无限生长类型、生长势强、叶色浓绿,中熟,果实近圆型,果面光滑,青果无绿肩,成熟果红色,单果重200-210g,硬度高,耐贮运,商品性好;耐低温,抗热性强,抗TYLCV、叶霉病、ToMV和枯萎病。适宜北方保护地越冬栽培和秋延后栽培,适宜栽培密度每亩2200-2500株,一般亩产8000 kg以上,比对照增产20%左右。4、配套栽培技术创新。坚持低残留无污染的生产理念,利用发明专利“一种沼液蔬菜促生防病制剂”(专利授权号:ZL201010160064.X)的核心技术,建立了番茄新品种无公害配套栽培技术。增强了番茄品种的抗病性和适应性,提高了番茄产量和品质,充分发挥了新品种的增产增收的效果。自2012年以来,番茄新品种科大204、Ty205及配套栽培技术,在河北、山东、山西、河南等地大面积推广应用,累计推广面积70.6万亩,新增社会纯收益3.81亿元。2016年推广面积30.7万亩,占河北省番茄种植总面积的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