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人简介:李铮教授目前的研究方向为功能糖组学和生物芯片技术,建立了一套糖组学研究技术,编著了我国第一部糖组学实验技术专著(获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2015年1月出版)。近五年以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33篇;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23项, 其中已授权16项,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获得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主持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和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攻关计划项目等11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成果内容:糖组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生命科学前沿领域之一,糖同核酸一样是重要的生物信息分子,而且是基因信息的延续。糖组学的研究在我国总体发展速度较慢,研究基础及方法落后。本研究系统地建立了一套糖组学研究技术和用于了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研究。系统研究了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乙肝、肝硬化和肝癌患者肝组织、血清和唾液蛋白质糖基化异常导致糖蛋白糖链发生的结构、数量和丰度的变化,建立了快速无损伤性鉴别诊断肝炎、肝硬化与肝癌的新方法。研究成果发表SCI论文4篇(J Proteome Res 2012 (IF: 5.056);J Proteomics 2012;Proteomics 2013;Clinical Proteomics 2014),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PCT 专利1项(PCT/CN2014/ 070300))。成果优势及用途:证明了在“乙肝-乙肝后肝硬化-肝癌”肝病发展的三个阶段,患者的唾液糖蛋白糖链谱发生了变化,揭示了唾液糖蛋白糖链变化与肝癌发生发展具有关联性,建立了快速无损伤性鉴别诊断肝炎、肝硬化与肝癌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