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人简介:李稳宏教授主要从事天然气化工、煤化工、炼油化工以及天然物提取等化工领域研究。截至目前承担各类型课题共计87项,其中纵向课题30项,与延长石油集团炼化公司、长庆石油第一采气厂进行横向科研合作,共计57项。8项研究成果先后通过省级、市级鉴定。曾获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项,西安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3项,陕西省教委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研究成果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SCI收录10余篇,EI收录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8项,授权3项。出版专著教材6部。成果内容:从地层采出的天然气在输送给用户之前,会经过脱酸性气体、脱除水分、脱固体杂质等一系列净化处理。目前国内应用最普遍的是胺液脱硫法以及三甘醇吸收脱水法。这些脱硫、脱水剂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杂质混入并不断累积导致溶剂被污染、处理能力下降。由于工厂缺少杂质对溶剂性能影响规律的系统认识,溶剂更换时机仅凭工人经验判定,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及产品气气质不合格等问题。脱硫脱水剂更换判定技术是通过实验室建立的一套小型净化装置,以高压携水氮气模拟湿天然气,各工艺条件与现场操作条件一致,在加入不同含量杂质的条件下考察脱硫剂或脱水剂的性能,从而找出杂质影响规律并确定各杂质上限含量。最终提出适应于这一地区的溶剂更换标准,为净化厂溶剂更换时间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退役下来的废弃溶液往往作为废料排至污水池或者直接露天堆放,开展脱硫脱水剂的再生复活技术,能够使资源得以再利用,避免了废液处理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脱硫脱水剂的再生技术是利用活性炭吸附、石英砂过滤、电渗析脱盐组合工艺,对废液进行深度净化,再生过程不涉及高温高压,处理量大,可以连续操作,设备简单且易于组装为撬式,方便就地处理废液。该技术处理后溶液杂质含量大幅度降低,有效成份含量增至96%以上,活性恢复良好。成果优势及用途:天然气脱硫脱水剂更换条件及再生技术主要用于天然气净化装置。脱硫脱水剂的杂质检测、更换条件技术的广泛应用避免了以往生产过程中溶剂更换时机仅凭工人的经验确定,更换时机提前或滞后,造成的资源浪费或外输天然气气质不合格等问题。通过对目标杂质的实时监测并结合适应于这一地区的溶剂更换标准,可达到科学指导实际生产、保证净化装置的正常平稳运行的目的。脱硫脱水剂的再生技术主要针对杂质含量较高或退役下来的废弃溶液,通过净化处理-脱除溶液中大部分杂质-恢复其活性的一套技术,能够帮助企业解决多年来废液难于处理的难题,使废弃资源得以重新利用,既节约了企业生产成本,又避免了废液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此外,该技术的最大特点是设备易于组装为撬式,适用于处理过程分散、不便于集中运输的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