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项目
电能质量智能信息系统

行业分类:节能与新能源地区:0联系人:马素霞

融资: 面议    

成果概述:多数据源与多时空尺度的电能质量智能信息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模型和粒子群算法的电压暂降监测装置优化配置方法,建立了谐波和电压暂降监测统一的优化配置模...

具体了解该项目信息,请致电:027-87555799 邮箱 haizhi@uipplus.com

成果概述:多数据源与多时空尺度的电能质量智能信息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模型和粒子群算法的电压暂降监测装置优化配置方法,建立了谐波和电压暂降监测统一的优化配置模型,解决了有限监测装置布点与全网电能质量监测信息全覆盖的矛盾。形成了面向时间层次、空间层次、指标内容和结果形式的电能质量评估的基础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并提出了面向基础应用服务、扩展应用服务以及各种用户的电能质量评估算法模型,构建了多层次、多视角、多时间尺度的全方位电能质量评估体系。基于先进的评估理论体系,采用面向服务的数据融合、数据挖掘等先进信息技术,建立了集电能质量监测、评估、治理、预测预警及辅助决策支持于一体的电能质量智能信息系统。系统在多家省级电力公司实际运行,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技术及产品特点:体系架构采用服务、C/S与B/S相结合的体系架构,体系架构灵活、可扩展、模块化,支持体系架构的演变(支持由数据集中式架构向混合式架构及分布式架构的演变),支持区域分析及多级单位使用,提供灵活的权限控制机制,支持功能模块的即插即用,系统兼容多种标准的基础数据源,具有标准的横向及纵向接口,支持3500个监测点的数据管理功能。产品通过第三方功能性能及安全测评。应用领域:输电网、配电网、电力敏感用户产能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多数据源与多时空尺度的电能质量智能信息系统” 集成了监测站点电能质量测试数据采集、电能质量报表汇总统计、等级评估、指标分析、扰动分类、电压凹陷域分析、新能源电能质量问题分析、电能质量治理方案设计与效果评估等功能。该系统的应用,为电能质量扰动的正确与及时分析提供了技术保障,系统投入使用以后,监测站点的测试及数据采集、电能质量等级评估与报表汇总统计等全部实现自动化,节省了现场测试与分析费用。仅以谐波监督管理规范要求对主要站点和电力用户应每年进行两次常规测试为例,每个监测点6000元费用(包括人工、补助、车船、配合、材料等)、75个监测点计算,每年节省90万元的常规现场测试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