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项目
基于云平台的农产品安全监管信息化体系开发与推广应用

行业分类:现代农业地区:0联系人:朱轮

融资: 面议    

高校及合作方介绍常州大学是一所以工学、理学、管理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产学研”合作办学特色的普通高等院校。学校科研实力增势强劲,“产学研”合作办学特色不断彰...

具体了解该项目信息,请致电:027-87555799 邮箱 haizhi@uipplus.com

高校及合作方介绍常州大学是一所以工学、理学、管理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产学研”合作办学特色的普通高等院校。学校科研实力增势强劲,“产学研”合作办学特色不断彰显。“十一五”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65项。学校与国内40余家大型石油石化企业和30多个县区级以上政府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校企联合研发中心25个,产学研基地156个,校企联盟178个。学校技术转移中心成功入选科技部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成为首个国家级平台。学校被省政府评为“十一五”获重大科技成果奖励成绩显著高校,三次被评为“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同时被评为“全国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优秀合作单位”。合作项目名称基于云平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体系开发与推广应用。问题及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历来就是各级政府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近年来,中央要求越来越高。新世纪以来连续13个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做出了部署。2013年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落实监管责任,健全监管体系,提升监管能力。另一方面,社会公众期待也越来越强,人们在质量安全方面是零风险的诉求。再一个方面,农产品监管基础比较薄弱。全省7000多万亩耕地1200万农户范围广,分散主体户均种养规模小,农畜水产品、农业环境、投入品等多品种,分散农户经营管理水平和标准化程度低,新的机构新的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基于以上三个方面,迫切需要通过信息化手段来提高农产品质量监管效能,这才促使我们进行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体系的研发。项目以云平台为载体,以信息化手段为抓手,集成“互联网+农业”监管体系,构建了政府监督管理平台、企业生产管理平台、公众追溯服务平台三大平台,借助可视化图形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移动智能终端等技术手段开展农产品监管,实现“大数据、多系统、云服务”,做到“实时、精准、高效、动态”监管,起到“宣传、示范、服务”作用。特点及合作过程项目特点:1、大数据、云服务、多系统体系建立了农产品监管大数据,囊括了三方面信息:监管对象、监管单位、检测机构、监管与检测人员等基础信息,监督检查、产品检测、宣传培训、监管动态、企业示范等工作信息以及国家农产品判定标准、“三品一标”标准、全国投入品(包括农药、兽药)等资源信息。基于云服务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体系,省、市、县、镇、村五级监管条线以及相关业务部门可以直接访问中心数据库,上传以及获取基础信息、资源信息、地理信息、工作信息等各种信息,实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并减少各级开发的投资。农产品安全监管信息化体系建有政府监督管理平台、企业生产管理平台和公众追溯服务平台,具体由农产品监管、农产品监测、村级移动协管、网格化监管、短信服务、农产品溯源、分析决策、信息公开等多个子系统集成构建,各个子系统互联互通,数据共享。2、实时、精准、高效、动态监管与监测信息即时上传,实时掌握,及时决策;短信服务实现了特定行业、品种,甚至是点对点的精准化指导与技术服务;实现无纸化,移动采样、监管、溯源,定制乡镇快检仪器一体化检测;监管网格动态可视化,清晰可见。3、宣传、示范、服务优秀农业企业的展示,起到宣传推荐的作用;监管动态、优秀企业对监管人员和企业起到了示范促进作用;行业规范、三品、投入品等资讯查询服务。合作过程:2008年开始,常州市农委牵头,常州市农畜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联合省内院校单位开始着手研究如何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信息化管理,于2012年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管理平台、综合管理平台、公共查询平台“三大平台”,建成了集手机二维码、网站、电话语音、短信和触摸终端“五大追溯”为一体的质量监管追溯体系。12年下半年,针对农业生产的特点,对原有生产管理平台进行了系统的完善与升级,拓展开发了蔬菜、猪、螃蟹、甲鱼、常规鱼、菌菇、大米、茶叶8大系列业态。2013年初,着手开发常州市农产品监管地理信息平台。引入地理信息系统,以电子地图为基础,提供决策、管理、查询、分析等多种功能,通过空间和列表方式,快速、精确、综合地对复杂业务数据进行空间定位和分析模拟。2014年,委托常州大学开发农产品质量安全移动监管平台,运用移动智能终端作为质量安全监管的新型手段。5月份开通运行移动监管平台,在全市进行推广与应用。2014年11月完成移动监管平台项目验收。至此,移动监管平台的搭建圆满完成。2015、16年,常州市农委和常州大学共同开展了“2015年常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项目”、“2016年常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项目”的项目建设并通过验收,完成了常州市范围内58个涉农乡镇街道的上市生产经营主体的普查、核查及录入工作,同时完成了“常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平台”的开发并且成功上线。通过网格化监管项目的实施,突出“全员监管、全域监管、全程监管、全民监管”的特点,做到了“职责明确到位、家底摸清到位、宣传培训到位”,明确了乡镇监管员、村协管员的主要职责和工作内容,建立了“纵横交错、全面覆盖、分级管理、层层履责、网格到底、责任到人”的市、区、镇、村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格,形成了“镇级负责、村级协管、包干到户、共同监管”的责任体系。全面推开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模式,提升监管手段的同时大幅提升了农产品质量监管水平。2017年常州市以整市推进的方式创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的建设,常州大学作为承担单位负责农产品监管信息化体系的拓展。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及经验模式经济效益:2016年推广总规模达到900.8万亩,年经济效益增收达11.4631亿元。农户增收59283万元,减少了产品风险9739.3万元,降低产品无害化处理费用662万元。社会效益:近几年江苏省农产品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没有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切实保障全省市民吃到放心农产品。生态效益:规范了各类农药及投入品的使用,削减了农药残留污染物排放,减少了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经验模式:依托江苏省农业委员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协同常州大学、常州市农业委员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等单位,选取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信息化技术关键问题,开发农产品监管信息化云平台体系,实现“大数据、多系统、云服务”,达到“实时、精准、高效、动态”监管,起到“宣传、示范、服务”的作用。采用以点带面的推广形式,率先覆盖常州市、区县、镇全部监管人员和“三品一标”认证法定企业,利用移动终端监督检查率达97%以上,移动采样率95%以上。常州典型,实现“全员、全域、全程、全民”监管,全部农、畜牧技术人员,共计1887人参与农产品监管(全员);全市范围内的所有生产经营主体16.6万(全域);监管链条从种养环节拓展到了“三前”(全程);全民参与、社会公治(全民)。2012年起,农产品监管信息体系在太湖流域成功推广并应用,之后陆续推广到扬州、南京、宿迁等市。2014年农产品监管平台升格为省级平台,目前平台覆盖了全省13个地级市所有95个县区1071个乡镇(街道),2043个各级监管部门和10110余家法人主体,有的地方拓展到了规模种养户,目前纳入的监管对象达到了20771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