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空气颗粒污染物检测与控制技术技术简介长期以来,人们大都凭直观感觉,将加强通风作为改善建筑物室内环境空气品质的有效方法。近年来,室外大气中的污染程度越来越严重,有些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已经严重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而室外的空气质量与建筑室内的空气品质息息相关,尤其是采用开窗等直接进行自然通风的模式很可能会恶化建筑室内的空气质量,不但起不到稀释室内污染物浓度的作用,还会引入室外大气中超标的空气污染物,使室内的污染物浓度升高,种类增多。但目前室内外污染物的浓度关系尚未明确,尤其是室内外气溶胶颗粒物的相关关系尚不明确,目前广泛使用的光散射法激光粉尘测试仪的检定和校准也不完善,实验室测试用的模拟室外大气中气溶胶颗粒物尘源的化学成分也不能体现我国大气污染颗粒物的真实情况。如果不能准确的预测或者测量室内污染物的浓度分布状况,建筑设计人员就无法设计或者选择适宜的室内空气质量优化及污染治理方案。为了解室内外污染物浓度的演变关系,以大家所关注的PM2.5为例,理学院李增和教授课题组研究主要是为了掌握和正确评估室内环境的污染状况,证明室内外颗粒物的浓度关系,希望能够提供预测室内空气品质的应用模型及控制策略,该技术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1.设计和搭建粉尘测试仪校准系统,制定了粉尘测试仪的校准方法及校准流程;确立了粉尘测尘仪标定结果的不确定度数学模型,进行不确定度分析,得出了影响粉尘测试仪标定的因素。2.除采用相关标准中规定的NaCl、KCl等标准发生溶液外,还提出了新的气溶胶发生溶液,包括单成分((NH4)2SO4, CuSO4)及多成分复合等,并从相关性、粒谱分布、分散度等方面对其能否满足测试气溶胶的要求进行验证分析;获得可控参数喷气压力与发生溶液质量浓度对各种气溶胶粒子粒谱分布和几何标准差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比较分析。3.建立单房间模型,对其室内外颗粒物浓度的扩散分布进行模拟研究;并按照模型在一个建筑大空间中搭建了一个与真实建筑房间l:l比例的三居室测试房,在模拟实验过程中,以香烟烟雾发生器所发生的香烟烟尘作为大气污染颗粒物的模拟尘源,对测试房间中的各个不同功能房间(包括客厅、卧室等)在大空间充满烟雾情况下的颗粒物渗透性进行了实测4.通过对北京市内一些比较典型的公共建筑物(篮球馆、宾馆、购物中心、研究中心、商业办公室、公寓楼和独栋别墅)室内外颗粒物浓度的实际监测分析,获得了室内外PM2.5质量浓度的相关性关系,比较了净化装置对室内外颗粒物浓度关系的影响,并利用实测数据验证了用所搭建的三居室测试房进行模拟试验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