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当前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枢纽。由于黄土特殊的成因和工程性质,在人类工程活动以及极端气候的作用下,黄土地区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地裂缝和地面塌陷等各类地质灾害广泛发育。项目在黄土高原地质灾害调查的基础上,对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地质灾害发育类型及成灾机理、黄土工程特性等开展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一些原创性的成果,通过成果应用,有效减缓了黄土高原地质灾害风险,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基于黄土高原地质灾害调查成果,编制了《黄土高原地貌图》、《黄土高原地质灾害分布图》和《黄土高原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图》。系统揭示了黄土高原地质灾害分布及发育类型和新构造活动、地貌和水系的关系。其中地裂缝和地面沉降主要发生在现在断陷盆地中,地面塌陷主要发生在鄂尔多斯周缘采煤区域。滑坡、泥石流主要发生在黄河的三级及以下支流和现代冲沟两岸,为青壮年河谷区和现代侵蚀区,其中古滑坡和老滑坡发生在远离河床的高阶地后缘,现代滑坡主要发生在河流侵蚀岸坡、台塬灌区的边缘和工程活动区。黄土地区黄土崩塌和基岩崩塌多是由于人类工程活动引起。以上研究通过区域地质灾害调查分析,揭示了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通过地质灾害分类,提出稳定性评价和成灾预测的方法,通过宏观力学行为、黄土中水的入渗规律和土水作用的微观的研究,揭示了地质灾害的成灾机理。为该地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